邓小平1978年访问新加坡
1978年11月,邓小平出访新加坡,在机场上受到李光耀总理的欢迎。
(1)向李光耀认错
一个时代的转型和国家的进步,是以其领袖的思想转变为标志的。当我们欢呼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成就时,不能不追溯到30年前的一个思想细节。
1978年10月邓小平访问新加坡。而这之前中国在极左时期一直称新为“美帝国主义的走狗”。当邓小平吃惊地看到新加坡的成就时,他承认对方实行的对外开放、引进外资的方针是对的。当谈到中国的对外方针时,李光耀说,中国必须停止革命输出。邓小平停顿片刻后突然问:“你要我怎么做?”这倒让李光耀吃了一惊,他就大胆地说:“停止马共和印尼共在华南的电台广播,停止对游击队的支持。”李光耀后来回忆:“我从未见过一位共产党领袖,在现实面前会愿意放弃一己之见,甚至还问我要他怎么做。尽管邓小平当时已经74岁,但当他面对不愉快的现实时,他还是随时准备改变自己的想法。”
这次新加坡之行,邓小平以他惊人的谦虚代表中国共产党和政府承认并改正了两个错误。一是改变保守自闭,对外开放,引进外资;二是接受建议,不再搞革命输出,大大改善了中国的对外关系。这是多么难能可贵的自我批评精神啊。
人孰能无错?但并不是人人都能事后认错。普通人认错难,有光环笼罩和鲜花托举的伟人、名人认错就更难。但也正是这一点考验出一个人的品格与能力。纵观历史,名人喜功、贪功的多,自责、担责的少。像邓小平这样,大功不自喜,大德不掩错,是真伟人。平时,我们看一个人的成功,总是说他发现了什么,创造了什么?其实同样重要的另一面是他承认了什么,改正了什么?当一个人承认并改正了前一个错误时,就为他的下一个创造准备了条件,铺平了道路。而当一个伟人这样做时,他就为国家民族的复兴铺平了道路。延安时期搞抢救运动,伤害了革命同志,毛泽东亲自到会道歉,脱帽鞠躬。1958年犯了大跃进错误,第二年在庐山会议上毛泽东认错说:“去年犯了错误,每个人都有责任,首先是我。”当然,这次认错不彻底也为以后的“文革”留下祸根。“文革”之后,邓小平主政,总结历史教训,他没有委错于人,而是代毛泽东认错。他说:“讲错误,不应该只讲毛泽东同志。大跃进,毛泽东同志头脑发热,我们不发热?在这些问题上要公正。中央犯错误,不是一个人负责,是集体负责。”后来他又多次讲到,不争论,团结一致向前看。是这种谦虚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保证了大转折时期的平稳过渡。一个领袖的英明,包括他的智慧、魄力,也包括他的谦虚、诚实。一个民族的幸福不只是有领袖带领他们取得了什么成就,更是带领他们绕开了什么灾难。领袖一念,国家十年,伟人多一点谦虚,国家就少一次失误,多一次复兴的机会。
认错是痛苦的,一个伟人面向全体人民和全世界认错,更要经受巨大的心灵痛苦。党犯了错误,总得有人出来担其责,重启新航;一个时代的失误,总得有人来画个句号,另开新篇。这不是喜气洋洋的剪彩,是痛定思痛,发愤图强的誓言。只有那些敢于担起世纪责任的人,才会有超时代的思考;只有那些出以公心为民造福的人,才能不图虚名,面对现实,实事求是。当我们今天沉浸在改革开放的喜悦中时,请不要忘记当年一代伟人痛苦的思考和艰难的抉择。
(2)借鉴新加坡的经验
而邓小平要求赶超新加坡,则是对李光耀当年“挑战”的公开“回应”。李光耀经常谈起邓小平访问新加坡时的如下故事:当邓小平对李光耀称赞新加坡的巨大变化和建设成就时,李光耀回答说,谢谢你,这是一个非常小的国家,容易管理。邓小平深有感触地说道,是啊,假如自己要管理的,只有上海这么一块地方多好啊!李光耀对邓小平的这番感叹不以为然。他用带有几分“激将”的口气说道:新加坡华人大多数是中国广东、福建等地南方人的后裔,祖先都是目不识丁、没有田地的农民;而达官显宦、文人学士,则全留守中原开枝散叶。因此,没什么事情是新加坡人做得到而中国做不到,或没法子做得更好!
听了李光耀的“激将”言论,邓小平深默不语,未作辩解,有关话题也就因此而轻轻带过。但是,邓小平没有忘记李光耀的“挑战”,李光耀也读懂了邓小平的沉默。当1992年邓小平南巡时,他说要向新加坡学习,并且要比新加坡做得更好。
没有李光耀,今天的中国畜牲还可以到处去嚣张吗?没有新加坡能有今天的中国吗?老邓还要向我们讲SORRY,哈哈哈哈!大陆狗!事实就是事实!你们还拽个屁啊!

当年没有南桥技工回去幇他们打鬼子 垷在可能还在被殖民
回复删除好笑的是,他们还以为是凭自己击退外敌!
回复删除其实他们应该感谢李光耀,不然现在的中国人还在拾牛粪呢!还有些无知的中国井底蛙,说要解放新加坡!也不撒泡尿照照!哈哈哈哈哈!
回复删除